当前位置: 网站首页 > 广德市先进典型人物选编 > 广德市优秀人才专栏

汪鸿涛同志先进事迹材料

发布时间:2023-12-22 09:40 作者:站点管理员 浏览:
【字体大小:

比尔安达1.jpg

  “纳米,是人类解剖宇宙中走的最近的一步,当认知被重筑,从毫末之间,看见世界。”提到纳米材料,汪鸿涛侃侃而谈。

  得益于其自身专业学术背景和职业敏锐性,近年来,汪鸿涛博士聚焦纳米材料细分领域,牢牢抓住新材料市场机遇,始终坚持“创新是第一动力”引领导向,不断主持推进纳米领域新材料的生产研发,取得一系列科技突破和创新成果。

  人才科创转化新质生产力

  早在国内攻读博士期间,汪鸿涛就已承担国家科学基金研究项目,在博士后研究期间,紧盯美国宇航局(NASA)WS2技术广阔市场前景,致力于该技术研发应用。

  据了解,WS2固体润滑涂层最初由斯坦福大学为美国宇航局开发,提供在严酷星际环境中保持优异润滑属性,减少运动部件摩擦,延长使用寿命等性能。后续,美国MSC公司获得此项技术使用权并引进至一般工业领域,但存在WS2固体润滑膜与基体结合力低,在载荷较大时容易磨损,耐腐蚀不强、设备投资大、价格虚高等不足,限制了该材料的推广发展。

  “我国目前采用的表面处理技术,如真空离子镀、类金刚石镀膜(DLC)、等离子体辅助化学沉积(PACVD)等,均存在着处理量小,时间长,成本高等问题,限制了工业化应用”汪鸿涛提到当前发展瓶颈和面临难题,如是说道。

  在担任安达国际公司总经理期间,汪鸿涛进一步发展和完善了WS2固体润滑技术,在理论和工艺上均有重大的突破,开发出适合大规模工业化生产的WS2固体润滑复合膜。该工艺通过化学沉积置换法,将铁氟龙通过化学沉积的方式附着于产品表面,经过改性后具有优异润滑和耐磨、减磨功能,提高机械产品工作效率,同时延长使用寿命,降低维修、维护成本,使产品具有MEVVA源离子注入所带来的防蚀、耐磨功能和WS2所具有的特性,填补了国内固体润滑领域的空白。

  高校的专业背景让汪鸿涛丰富了扎实的学科理论基础,外企的工作经验为他积累了卓越的项目管理和生产经验,为其后续创业铺平了道路。2016年,汪鸿涛带领经验丰富的团队成员和研究成果来到广德,落户经济开发区,正式成立了比尔安达(安徽)纳米涂层技术有限公司。

  “当时在选择创业基地的时候,我从扶持政策、人才新政、区位优势等多维度对周边各城市营商环境开展了全方位对比分析,最后得出结论,广德是我的最优解”一以贯之的严谨性让汪鸿涛在选择创业地之时做足了功课,“我一直认为,栽植创业幼苗,选对土壤尤为重要”。

  据悉,广德紧紧围绕“1+2+2”产业体系,形成了新材料领域天然活跃的集群效应,厚植了产业发展沃土。研发团队成员纷纷表示,广德高效、周全的营商环境和人文服务给他们带来了充足的获得感、幸福感。

  谈到固体润滑复合膜Ni-P-PTFE项目,汪鸿涛向我们说起了技术应用历程,“当时,我们团队主攻方向就是如何打破WS2固体润滑涂层技术长期受国外企业垄断的现状?如何打造一款更高质量、更高水平自主品牌产品,填补国内供应链空白?”

  围绕着这一目标,团队成员们相互协作、共同配合,深耕硬制铁氟龙固体润滑复合膜技术在金属表面的功能化这一领域7年有余。截至目前,公司已经获得中国科学院上海科技查新咨询中心认定,拥有惠普、3M、大众、富士康等主流客户400家,年营业额约3200余万元。

  “该项技术一经投入市场,便为众多知名企业解决了许多技术难题,深受广大客户的大力支持和欢迎。”汪鸿涛对研发项目倍感骄傲和自豪。

  创新之路充满挑战、前沿项目仍需“通关”、高端人才尚待招引。“未来,只有自强不息,不断创新,方能打造企业的核心竞争力!”汪鸿涛对企业发展和团队未来信心满满,“我们将充分考虑投产效能、市场需求等多种因素,不断运用开放、包容的眼光对待技术研发工作,加强同各行业之间交流合作,共同成长进步。”

扫一扫在手机打开当前页